• 踏春之地
  • 户外圣地
  • 西部神游
  • 运动类型
MAX户外 文章 跟着贝爷去冒险丨内蒙古乌兰哈达火山群

跟着贝爷去冒险丨内蒙古乌兰哈达火山群

孜臻 楼 主

2018-04-04 17:38:14

0 3

引言


乌兰哈火山群位于内蒙的乌兰察布,占地65.9平方公里,有着丰富的第四纪火山地质遗迹,喷发规模较大,形式多样!然而火山群居然在2012年才被我国地质学家发现,也是酔了,发现又怎样?一号、二号火山已经被挖没了,三号火山被挖掉了五分之一,四号火山更是被挖掉了三分之一,五号火山是所有火山海拔中最高的一座,从而得以幸存,六号火山体已被整体的挖掉,只留下中间的火山锥,七号和八号因为没来得及下手或者矿石较少,所以才保存完整。虽然现在已经被标注为特级保护,但看着满目苍夷的火山,只能是扼腕叹息。

乌兰哈达四号、五号、八号火山延时摄影

0 (2).jpg

0 (4).jpg

▲(图片来源:百度)

两幅图片勾起了对乌兰哈达火山群无尽的向往。


罗布泊有“地球之耳”之称,撒哈拉沙漠有“地球之眼”之称,而乌兰哈达火山有“地球青春痘”之称(因为他们是地球上最年轻的活火山),不过现在被“挤”的差不多快没了!


0 (3).jpg

▲(图片来源:百度)


7月初的时候,无意中在《中国国家地理》看到一组火山群的照片,就产生了一探究竟的想法,于是就告诉了贝爷—贝纳通,我们竟不谋而合,贝爷是我受邀参加GoPro举办的黄崖关杰布克·里斯翼装飞行时认识的,贝爷来头不小,是北京车友协会理事,微薄签约自媒体,哈雷摩托车大神,可以想象一下,霸气十足的男人跨上动力十足的大哈雷上,世界尽在我手!


9月2号周五下班后,开启此次火山之行;
北京到乌兰哈达火山群360公里;

周五晚上:北京—张家口—乌兰察布—集宁;

周六早上:集宁—乌兰哈达火山群。


0 (5).jpg

喝着茶,欣赏银河与火山,不亦快哉!


北炼丹炉丨火山之下,熔岩似墨


北炼丹炉火山(三号火山)锥体,坐落于太古宙乌拉山岩群和华力西期花岗岩闪长岩之上。火山口内发育有穹丘状火山口锥,直径约30米,相对高度约1.5米。火山口锥上部发育具水瓶层理的沙土,说明火山口曾经有过积水。穹丘下部为溅落堆积的熔结碎屑岩和碱玄岩。火山锥由黑色的降落和溅落火山碎屑物组成早起较强爆发形成降落渣锥。其后由于岩浆中挥发份减少,喷发能量减弱,岩浆碎屑化程度降低,火山活动转为喷泉式喷发,火山弹、熔岩饼和塑性岩浆团块溅落在火山口沿上,形成陡峻的溅落堆,降落堆积是火山锥的主体。


行驶在G208最先看到中炼丹炉和南炼丹炉,根据攻略先去三号火山北炼丹炉一探究竟,据说这是一号和二号火山,已经挖没了,只剩下个土坡,山下的牛羊受到丰富火山土壤的眷顾,悠闲的啃着青草。


0 (9).jpg

 ▲

(图:贝纳通拍摄)

0 (10).jpg

火山下面的渣堆,人工挖掘的痕迹处处可见,利益的驱使可以把一座座火山挖空挖尽,仿佛就跟没存在过的,而且就是建成了公园也可以打着这样的旗号:这是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火山的结构,所以就挖开看看,极具有科学、科普、研究、教育的价值!好吧,你们怎么说我都信,这样总行了吧。


火山渣密密麻麻的在地上分布着,稍微有些陡坡就极为容易打滑。


0 (14).jpg

(图:贝纳通拍摄)

0 (16).jpg

行走在火山下面,有种震撼和惋惜的感觉。

0 (17).jpg

0 (18).jpg

这些熔岩凝结而成的石头,形成许多封闭气体的空洞,拿起来几乎感觉不到重量。


0 (19).jpg

0 (20).jpg

火山喷发时,受热、矿物质及多次喷发的缘故,形成颜色不一的渣层。


0 (21).jpg

0 (22).jpg

CRISPI鞋子迎来了第一次出行之旅。

0 (23).jpg

 ▲

贝爷开启无人机拍摄模式。

0 (24).jpg

0 (25).jpg

登上火山,沿着边缘走了一圈,初秋季节,野草逐渐枯黄,火山上丰富的矿物质使得野草生长的极为旺盛,也说明了这里不缺水份。


0 (26).jpg

(图:贝纳通拍摄)

0 (27).jpg

0 (30).jpg


火山顶部中间是火山眼,火山眼温度较高,冷却最慢,久而久之就留下了如眼球般直视天空。


0 (28).jpg

0 (29).jpg


曾经汹涌喷发的火山,到历史冲刷的黑脑包,再到大肆的开采,站在乌兰哈达火山群面前,只感到尘埃落定残败的空寂。


0 (31).jpg

0 (36).jpg


被挖开的碱玄岩暴露着黝黑而苍劲的肌肉群。

0 (32).jpg

0 (33).jpg

无人机再次起飞,俯瞰着火山群。

0 (34).jpg

0 (35).jpg  

被挖开的火山山体,没进行有效的保护,时不时的有碎渣滚落,经过雨水的冲刷,貌似黑色的瀑布无声的流着。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0 (39).jpg

0 (40).jpg

▲  

焦烟起石圻,山眼闭复开。

0 (41).jpg

0 (42).jpg

▲(图:贝纳通拍摄)


撑不住了,哎呀,掉进去了,还好,不是很深,不然就地球另一端见了。


0 (43).jpg

0 (44).jpg

劲草孤茎直,白云踰百尺。

0 (45).jpg

0 (46).jpg

含渣袭流影,浮云临大荒。

0 (47).jpg

0 (48).jpg

昼夜火燃已停歇,暴风猛雨曾不灭。

脚踏蜂窝地,风声随地起。

万里曾正赤,如今翠草寄。

0 (53).jpg

0 (54).jpg

白云深处深浆涌,忧心已焚已无踪。


黑脑包丨火山之上,赤炎铸凝


黑脑包火山(四号火山)锥体,山顶北侧最高海拔为1581米,椎体相对高度45米,直径约300米,其东侧已人工开挖,火山锥由红色、灰黑色玄武质火山渣、熔结集块岩、碎成熔岩和玄武岩等构成,不正和覆盖在华力西期花岗闪长岩之上。


0 (55).jpg

四号火山是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的主园区,周围建设有餐厅、住宿等配套设施,但是还未营业。


0 (56).jpg

从上至下结构为:熔岩饼、火山渣、基岩。


0 (57).jpg

垂直的塑变熔岩饼结实而扎手,攀爬上去后,手上被扎了好几个小孔。


0 (58).jpg

四号火山通体为红色结构,含铁量极为丰富,为红色强焊结集块岩。


两块黝黑的火山岩“金蟾望月”,在日出与日落时,会变得浑身通红,尤其的形象。


0 (62).jpg

0 (63).jpg


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

不知阴阳炭,何独然此中。

火炼山岩岩若铁,刺棱怪石石成列。

岩高千仞处,玄瓦遮白雾。

0 (72).jpg

0 (73).jpg

0 (74).jpg

远眺三号火山,缺口处如阴影般的结痂。


0 (76).jpg

0 (75).jpg

赤焰厉响惊山鸟,轰鸣黄烟围径绕。

0 (77).jpg

0 (78).jpg

唯有闲行客,风前说古丘。

 

被挖成如此样子,也只能叹息了。

0 (81).jpg

0 (82).jpg

沧桑眷恋干灼里,千锋利刃玛尼堆。

0 (83).jpg 

从四号火山下来后,煮茶、午餐,休息片刻后,准备前往五号火山。


中炼丹炉丨 火山之颠,宛若裸钻


中炼丹炉(五号火山)火山锥面积约1平方公里。是复试锥,平面呈近等轴状,锥底直径78-62米,锥体相对高度85米。由早期的降落锥和晚期溅落锥叠置构成,锥体下部主要为黑色刚性玄武质岩渣和岩块,岩渣粒度较大,上部为红褐色玄武岩渣,岩渣粒度一般小于5cm。锥体上火山口呈“锅状”,火山口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宽度约3-10米。喷火山口最宽处直径有100米,窄处有70米。火山口深度26米,火山口内还保留火山喷发晚期行程的火山口内小锥体,小锥体底部直径20-30米,有熔结火山碎屑岩和玄武岩组成。


0 (84).jpg

0 (85).jpg

远眺五号火山,虽然已近秋天,身披一层翠绿,根本看不出曾经剧烈的喷发过。


0 (87).jpg

0 (86).jpg

远处牧民在草场割完的草堆拢在一起,给羊群储备过冬的草料。


一望无际的草场,一垄一垄的草料,等待着入库。

GoPro对着五号火山进行延时摄影。

0 (92).jpg

五号火山是难得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座火山,也是乌兰哈达火山群里海拔最高的一座。


0 (93).jpg

错乱云翳涌奔腾,冲倒碾碎话永存。

0 (94).jpg

0 (95).jpg

曾几冲腾雾无物,如今芒痛咽呜咽。

0 (97).jpg

火山顶部每隔5米就有用火山渣石堆的玛尼堆。


0 (96).jpg

火山眼旁边也伫立了一座玛尼堆,与火山口的诸多玛尼堆遥相呼应。


0 (99).jpg

0 (98).jpg 


火山眼附近花草葱茏,蝴蝶翩翩。

0 (100).jpg

遥看远处的四号因人工挖掘而残缺的火山。

遥看五号火山。


南炼丹炉丨火山之中,奔涌漫流


南炼丹炉火山(六号火山)锥体,因受人为破坏而不完整,为一复式锥,由早期的降落锥和晚期溅落锥叠置构成,火山口内保留有火山活动晚期熔岩上涌喷溅或侵出的小锥体,整个火山锥体平面上呈等轴状。因人为的开挖,使锥体结构显现的更为清晰,火山锥体是由3期造锥喷发形成,不同期次喷发物产状不协调,呈喷发不整合接触。横向上近火山口处火山碎屑为砖红色,远离火山口逐渐变成褐色和黑色,反映温度是控制火山碎屑物颜色的重要因素。


mmbiz.qpic-2.jpg

六号火山整个外侧山体已挖掉,只剩下火山口下的火山椎体。


mmbiz.qpic-3.jpg

六号火山与七、八号火山遥相呼应。

mmbiz.qpic-5.jpg

mmbiz.qpic-6.jpg

六号火山是所有火山中破坏最为严重的火山,被破坏的山体经过雨水的冲刷,加上松散的火山渣,已经无法攀爬了。


mmbiz.qpic-7.jpg

南炼丹炉火山和中炼丹炉火山。

mmbiz.qpic-8.jpg

在尖山北西方向分布的小型火山锥,总体呈北东向排列,锥体直径20-150米,高度5-30不等。锥体形态多不规则,在尖山附近集中分布的锥体平面上呈近等轴状或长垣状,由暗灰色、褐红色火山渣块、熔岩饼及火山弹组成。部分碎屑相互焊接,形成熔结集块岩,构成溅落锥或溅落堤。尖山西小规模火山是乌兰哈达火山群中活动相对最晚的火山。尖山因抗风化而形成孤立的山峰,远望似刺入天空,故称“尖山”。


mmbiz.qpic-9.jpg

银河之下,火山被涂成了靛蓝色。


臻教授科普


mmbiz.qpic-10.jpg

▲(图片来源:百度)


乌兰哈达火山群有30多座火山,是火山家族中的“奇葩”,火山犹如串珠状分布在地壳裂隙上,乌兰哈达火山群经历了两个地质时期的火山活动,分别是第四纪晚更新世(距今12万年前)和全新世(距今1万年)。在晚更新世时,火山活动受东北和西北向地壳裂隙的控制,火山熔岩便沿着裂隙涌出地表,这种喷发方式被称为裂隙式喷发,也因现在仅能在冰岛观察到这种火山喷发,又被称为冰岛式火山。到全新世时,原来裂隙式的火山活动停止,裂隙带多被熔岩堵塞,火山活动转为总体受断裂带控制的中心式喷发,这就是30多座火山呈串珠状展布的原因。在长约12公里的断裂带上,北、中、南三座“炼丹炉”火山相继喷发,以及尖山西部几座小型溅落火山锥。


mmbiz.qpic-11.jpg

▲(图片来源:百度)


中心式—斯通博利式喷发:


火山活动可分为晚更新世(距今12万年前)和全新世(距今1.17万年以来)两期,晚更新世属裂隙或裂隙—中心式的冰岛式火山,由一系列呈东北和西北向线形展布的溅落锥(堤)构成,溅落堆积物为玄武质熔结集块岩和碎成熔岩。锥体已遭受较强剥蚀,但多数火口轮廓仍清晰可辨。全新世主要包括3座炼丹炉火山,属中心式喷发的斯通博利式火山。火山均由碱玄质火山渣锥和熔岩流组成,火山规模较大,结构完整,基本未遭受剥蚀。锥体由早期降落浮岩渣和晚期溅落堆积的熔结集块岩组成。


mmbiz.qpic-12.jpg

 ▲(图片来源:百度)

中心式—夏威夷式喷发

mmbiz.qpic-13.jpg

▲(图片来源:百度)


裂隙式喷发:


熔岩流分布受近代地形制约,总体由西北向东南流淌,最长熔岩流约18公里。熔岩流覆盖在全新世河谷砂砾石、风成沙和沼泽沉积物之上,表明火山喷发的时代应为全新世。熔岩流类型主要为结壳熔岩,其中胀裂谷和塌陷谷多见,熔岩流前端发育挤压脊、喷气锥和特征的熔岩冢群。熔岩流前缘抵达白音淖一带,堰塞三股水等河流形成莫石盖淖和乌兰湖少海子等火山堰塞湖。


行程攻略:


D1:北京—乌兰察布 350公里,G7转G6直接就到了,顺的话 4个小时左右。

D2:乌兰察布—乌兰哈达火山地址公园,共 85公里。8点半出发,上G55(二广高速)向北,白音查干镇出口出来,走G208(二长线)继续向北,全程大约40分钟。

1)先去看3号火山,去3号火山有几条土路可选,建议从火山正西边这条路下道儿,土路比较短。

2)之后回到G208向南去4-8号火山,看到的“牧阿力乌素”的路标处右拐向西,穿过G55的桥洞就要下道儿走右侧的土路了,路边有一片树林,很显眼。向西过了一处在建的大门,走不远就是个丁字路口,向右是去4号火山,向左是去5~8号火山。


mmbiz.qpic-14.jpg

 ▲(图片来源:百度)


顺着紫色的路线,一路向西就到乌兰察布了。

G55很好走,白音查干镇出口出来,顺路标走G208继续向北。


mmbiz.qpic-15.jpg

▲(图片来源:百度)


之后回到G208,先去东边的3号火山,再去西边的4-8号火山。


mmbiz.qpic-16.jpg

▲(图片来源:百度)

去往3号火山的路正在修,土路相对好走。

mmbiz.qpic-17.jpg

▲(图片来源:百度)

6号火山往8号火山走的路线。

MAX户外移动版

© 2014 -2024 lis99.com 版权所有 京ICP证 B2-20171521

京ICP备  13006821号-1